工作能力(经历)条件
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,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。
具备较为丰富的本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经验,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科研课题、复杂的本专业相关项目。
具有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。
任现职以来,符合下列条件之一:
作为主要完成人,完成 2 项以上规模大、意义重大或具有创新性的本专业相关项目,通过验收或专家的鉴定。
作为主要完成人,解决了核心关键技术问题,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,或在处理重大风险问题、解决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,形成了重要技术成果并取得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。
作为主要完成人,完成 1 项以上市(厅)级本专业相关科研项目、规划方案或研究课题,对项目的完成有重大贡献。
作为主要完成人,完成 2 项以上本专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或推广应用项目,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作为主要起草人,参与制定本专业相关 1 项以上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,或 3 项以上团体标准,标准已获批发布。
工作业绩材料
项目成果相关材料:包括主持或参与的工程项目、科研项目等的相关材料。如项目立项报告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项目验收报告、成果鉴定证书等,需详细说明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、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效益。
技术创新材料:若有技术创新、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成果,需提供相关的专利证书、技术创新报告、新产品研发报告等材料,以证明自己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。
论文论著:发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,需提供论文的复印件(包括封面、目录、正文等)。若有公开出版的专著、教材等,也需提供相关的书籍复印件。
标准规范制定材料:参与制定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的,需提供标准的文本及相关证明材料,说明自己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贡献。
修改与录用
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,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。如果论文通过审稿,期刊编辑部会发出录用通知。此时,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,缴纳相应的发表费用(如果有)。
校稿与发表
在论文正式发表前,期刊编辑会对论文进行排版和校稿,作者需要仔细核对校样,确保论文内容准确无误。校稿完成后,论文将按照期刊的出版计划正式发表,作者会收到样刊和论文的电子版。